最近,关于影石Insta360秘密研发AI眼镜的消息甚嚣尘上,不禁让人有些意外,又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说意外,是因为这家以全景相机闻名的企业,似乎与当下火热的AI眼镜赛道关联度并不那么直接。说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在消费电子领域,没有哪家公司不想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尤其是在经历多年发展后,寻求新的增长点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
自从Ray-Ban Meta凭借百万级的销量在AI眼镜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后,各路厂商蜂拥而至,仿佛错过了这班车,就要错过一个时代。超过50家厂商的涌入,让这个新兴市场显得拥挤不堪,也鱼龙混杂。AI眼镜的概念被炒得火热,集多模态AI大模型、影像拍摄、音频播放、时尚穿戴于一身,几乎成了“未来科技”的代名词。这股热潮之下,Insta360自然也不甘落后。
手握全景相机市场多年的领先优势,Insta360似乎有足够的底气入局AI眼镜。但细细想来,这步棋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豪赌”。一方面,它试图将自身在影像技术上的积累进行“技术平移”,在新兴的AI眼镜领域分一杯羹;另一方面,或许也是为了在IPO之后,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更动听的“增长故事”。毕竟,在投资者眼中,单一产品线的企业总是缺乏想象力的。
今年4月,纽约中央车站外数百人凌晨排队抢购Insta360 X5全景相机的盛况,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 “全球第一”、”销售榜首”之类的字眼,更是让人觉得这家公司已经“遥遥领先”。
Insta360公布的数据也确实亮眼:多个平台单品销售榜第一,亚马逊多国站点销量第一。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更是指出,Insta360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第一,预计2024年将达到惊人的81.7%。
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这些数据真的能说明一切吗? 纽约市民凌晨排队,或许更多的是营销活动带来的“羊群效应”。 “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是否意味着全景相机本身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 又或者,这只是在特定细分领域内的“一家独大”?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被这些光鲜的数据所迷惑。 真正的“遥遥领先”,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领先,更是技术创新、用户体验以及对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 如果仅仅依靠营销手段来维持增长,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创新,那么所谓的“领先”也只是昙花一现。
在Insta360的规划中,AI眼镜似乎是其运动相机业务的完美补充。通过AI眼镜,可以进一步增强用户在运动场景下的拍摄体验,弥补传统全景相机的不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可否认,Insta360的全景相机凭借双鱼眼镜头、360度画面捕捉以及各类配件,能够实现各种维度的拍摄体验。然而,在第一人称视角(FPV)的呈现上,全景相机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想想看,谁会愿意长时间头顶一个200-300克的相机? 又有谁能忍受一直举着自拍杆进行拍摄?
对于极限运动、沉浸式直播等极度依赖第一人称视角的场景来说,全景相机的笨重和不便成为了其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轻巧的AI眼镜,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它能够紧密跟随佩戴者的头部动作,实时记录第一人称视角下的画面,解放双手,提供更真实的沉浸感。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AI眼镜并非完美无缺。为了追求轻量化设计,AI眼镜在硬件配置上做出了妥协。原本在Insta360全景相机上使用的超大鱼眼镜头、大底传感器、大容量电池,都无法在AI眼镜上直接应用。这就导致AI眼镜在成像质量方面,可能难以与专业全景相机相媲美。换句话说,AI眼镜在追求便携性和易用性的同时,牺牲了一部分拍摄性能。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Insta360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如何在AI眼镜的轻量化设计与成像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满足用户对第一人称视角拍摄需求的同时,保证足够出色的画质表现。 否则,AI眼镜很可能沦为一个“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体验却差强人意的产品。
在AI眼镜正式问世之前,Insta360即将迎来其IPO的关键时刻。经过长达四年的等待,中国证监会终于批准了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一旦正式敲钟,Insta360将成为“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这无疑为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市场对其充满了期待。
科创板上市,对于Insta360来说,绝不仅仅是获得融资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可以说,科创板上市是Insta360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阳谋”。
根据审计报告,Insta360的财务数据相当亮眼。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逐年攀升。这些数据无疑为Insta360的上市之路增添了砝码。
然而,逐年攀升的营收背后,是Insta360持续加大的市场营销投入,尤其是在海外市场。 广告投放费用占据了市场推广费的很大比例。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Insta360的增长是否过于依赖营销驱动?
过度依赖营销,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影响其长期竞争力。 Insta360需要认真反思,如何在营销投入和技术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不少“AI眼镜概念股”的股价飙升。 市场对于AI眼镜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期待。 那么,AI眼镜能否成为Insta360在资本市场的“兴奋剂”,助其股价进一步增值呢?
这取决于Insta360能否真正将AI眼镜打造成一款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如果AI眼镜仅仅是一个“噱头”,而缺乏真正的创新和用户价值,那么它很可能无法支撑起Insta360的股价,甚至会适得其反。
2025年,Insta360能否凭借AI眼镜“一飞冲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