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這是我改寫和擴寫後的文章,希望能達到您想要的效果:
智通財經披露,明基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嘗試了。中金公司和花旗擔任聯席保薦人,可見其對上市的決心。但問題是,民營營利性醫院,這條路真的那麼好走嗎?
招股書顯示,明基醫院自詡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全國排名第七,床均收入更是名列前茅。數字看起來很漂亮,但仔細想想,這些數據真的能說明全部問題嗎?
首先,市場份額。華東第一又如何?市場份額僅為1.1%,全國也只有0.4%。這說明市場競爭極其激烈,明基的優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其次,營收增長放緩。2022年到2023年營收增長明顯,但2024年卻出現了下滑。招股書解釋是為了發展招募了更多醫生,導致員工福利開支增加。這聽起來合理,但真的是全部原因嗎?還是說,醫院的經營遇到了瓶頸?
明基醫院自己也承認,DRG支付系統對其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DRG,即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一種醫保支付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按疾病種類打包付費。這種支付方式的本意是控制醫療費用,提高效率,但對於醫院來說,意味著收入空間被壓縮。
尤其對於民營營利性醫院來說,DRG的影響可能更大。公立醫院有政府補貼,可以承受一定的虧損,但民營醫院要自負盈虧,利潤空間被壓縮,生存壓力自然更大。
不可否認,民營醫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立醫院的壓力,滿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但同時,民營醫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明基醫院想要在港股市場獲得認可,不僅要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更要解決這些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否則,即使成功上市,也可能面臨股價下跌的風險。